这不是吹牛,而是有着强大数据支撑的铁的现实。根据来自韩国媒体《首尔经济日报》7月11日的报道,在评估科技研究实力的“自然指数”中,中国继去年之后,今年再次夺得第一,且在研究机构排名中,中国大学和机构占据了前十中的八位。根据该报道,自2014年自然指数发布以来,美国一直是第一;但中国从2024首次夺得第一,2025年蝉联第一。这近年来与中国专利数量高居世界首位的情形高度吻合。
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科技超级大国。在这个问题上,无需总是拿基础研究依然落后于美国说事。中国在5G/6G、量子科技(通讯、计算、测量等)、高铁、航天、AI、无人驾驶、新能源等领域的领先水平有目共睹。中国人民所享受的科技智能生活水平远超许多发达国家,这也是中国人民幸福之源。基础研究很重要,中国需要迎头赶上。但事有轻重缓急,更接近大众的应用科技更适应中国式现代化急需,优先发展和突破无可厚非。更何况,有些所谓基础研究根本就是在骗钱,如宇宙起源于奇点爆炸、宇宙之外是什么?宇宙是自然生成还是上帝的杰作?不都是骗钱或相当于骗钱的吗?至少在100年内不会有任何进益。更可气的是,连1+1为什么等于2也反复研究起来没个完。这不就是结绳记事与名相定义的一个产物吗?所以,许多基础科研都是无效科研,并非科技实力的主要衡量指标。主要指标还是专利、应用与产业变革。自然指数就是综合指标。
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第一超级大国,主要源于“三率两力”。即:效率、汇率、利率、体制生产力、问题牵引力。
一是效率。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,中国的科技研发投入与美国这一全球最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。2023年,中国科技投入约为4680亿美元,而同期美国为6071亿美元。仅相当于于美国的77.1%。2024年达到4960亿美元,也只是美国2023年投入额的81.7%.。但中国的科技产出却远高于美国,说明什么?说明中国科技人员爱国、敬业、勤奋、忠诚、聪明、勇毅,能够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。根据我的观察分析,中国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平均是美国的4倍、一些领域如航天发射是美国的10倍。
二是汇率。这掩盖了中国GDP的实际价值。由于美国搞金融立国,玩的是虚拟经济(也即泡沫经济),美元被明显高估,相对于人民币,高估幅度差不多是一倍。即美元与人民币的市场比值为7:1,而实际上不会高于3.5比1。按市场汇率计算,中国GDP约为19.3万亿美元,;用实际汇率计算,则超过38.5万亿美元,是美国的1.3倍。如此计算中国2024年的科技研发投入,实际超过1万亿美元,是美国的164.7%.
我认为,中国之所以宁愿居第二也不放弃汇率GDP比较,一是满足美国想虚荣心,让它坐在泡沫上忘我欢笑;二是激发中国人民的忧患意识和奋进动力,宁当不放弃的乌龟,也不做半道沉睡的兔子。
三是利率。必须理解,企业是自主研发、创新的主体,科技创新的目的在知识产权、在核心竞争力,也就是在利润。中国对科技研发企业有很多优惠政策,除了税收减免外,还给予大额财政、地价等补贴。加上产权保护,从事科研的企业能够获取巨额利益,成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强大源动力。
四是体制生产力。中国的体制无比卓越,有利于科技快速进步。首先人民政党的卓越。心系百姓、胸怀民生,在为人民谋福祉、为民族谋复兴上不遗余力,千方百计。其次是有为政府的远见。围绕创新型国家战略,五年规划、十年规划,连绵不断、持续接力,不惜金钱、舍得投入。再次是举国协作的效能。协作是生产力。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,协作是其核心竞争力。包括国企民企协作、军民协作、产学研协作,新型举国体制迸发彭湃生产力。
五是问题牵引力。科技创新源于问题呼唤。作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,全产业链条、全产业覆盖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大道上,成果层出不穷,问题也层出不穷,解决问题的要求同样层出不穷。这在全球无与伦比。
由上,中国成为全球第一科技超级大国不是偶然的,而是必然的。
面对这样的客观事实,我认为中国无需再谦逊。在只认拳头不讲道理的美西方面前,中国也可以把挥舞拳头放在第一位。要通过勇于承认中国是全球第一科技超级大国的事实向美西方宣告,中国的脖子很高也很硬,不是谁都可以卡的。卡中国的脖子,不仅难以得逞,还必须有被中国“反卡”的觉悟。这对于遏制美西方的躁动和冒险,是有利的。
外盘配资公司,灿星配资,易配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